第二百七十一章、战至终章 (第1/2页)
自北蟒入关以来,先是李蒙老将军的舍身求仁,后有诸多不甘的学子洒下热血,只为告诉边关百姓站者虽死犹荣,跪者求生可耻,号称璃阳精锐铁骑的黑骑军伍丢盔卸甲漫山遍野如猪狗般狼狈逃窜的场景早已深入人心,当为璃阳子民无不心寒。
杨山镇守晋阳,让其部下配合黑骑军伍协作固守,九千军苍髯白发,安西老卒舍命镇梁沟。
安西军骁勇悍骑两万四千锐士,北蟒挥兵南下,楼烦留守不足万人,而于朝堂之上天子决策竟是以退守为进逐渐消耗北蟒粮草士气,这无疑是将镇守在梁沟的将士视为弃子。
看到麾下袍泽生死无归的杨山终于醒悟,就算他将自身每一滴滚烫的热血都留在这片土地之上也无法扭转璃阳当下局势,璃阳内部腐败天子昏庸已如枯木再无逢春之时。
太子郑仁深知杨山此人愚忠顽固,是一个不见棺材不掉泪的主,因而故意没有事先好言相劝,让其看明白当下事态后这才选择出面招揽。
蓬莱王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想法郑仁又岂会看不穿,他无非是想借着郑仁皇室血脉之名竖起大旗,待到事态平稳天下可得之时,再将其架空,水到渠成之日他郑元毅即可不用耗费一兵一卒便可将郑姓家国改名换姓。
郑仁如此煞费苦心招揽杨山也是为其以后反制狼子野心的郑元毅留了一手,当年恩师向天下讨要一杯酒醉去之言现在细细想来字字珠心,尤其是后来被父皇囚禁宫中之时,范进所留的那一卷书。
书卷之上并无留下其名,但从字迹之上能够认得出那便是范进亲笔所书,上述第一行便是千相阅尽,方知众生百面,而后却徒留一句:「你心中所念的璃阳,还是那个璃阳嘛?」
书卷后记明确记载了后五十年的推波走势以及化解之法,也正是有范进所留遗书之策,才让郑仁有了几分底气,想要再续璃阳盛世,如法三策,其一,取蓬莱益二州。其二,避北蟒南抚诸侯。其三,外结北玄,内修政理,等待天下有变,则命杨山率军向青州赴长安,诚如是,则霸业可成,璃阳可兴矣!
可见范进目有远见早已料到今日只是事,而之后的无一策可进怕也是对父皇寒了心,自知多说无益,才选择死后给郑仁出谋划策。
-------------------------------------
树梢积雪压断枝条坠落而下,像是清脆薄玉碎略之声,郭子仪坐在木墩捧着书卷,像是以往义父还在时一样早读,只是如今再无那责备之声绕耳,唯有一座黄土坟堆相伴。
郭子仪念着念着心中越发不是滋味,他将书卷搁置在双膝上,侧头看着义父的墓碑,轻声念叨着:「义父,自从你走后,我一直兢兢业业,试图守住你这一生视为最珍贵且不惜用命都要守住的这间草堂。自古雁门重地,得雁门关者得中原,北蟒如愿了,北玄为求巩固根本撤兵了,璃阳那群怂货更是守不住,我本应如义父一般提剑而立,读书人的脊背傲骨不能被人踩在脚底下,更是容不得让北蟒那群猪狗的铁蹄践踏!但这些孩子尚且年轻,我得为他们谋生,寻一片遮风挡雨的地方,故而义子不得不忍辱负重如蚁虫蚀骨般的痛心疾首,答应他们诸多条件,败坏了义父名声,我郭子仪惭愧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