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一码归一码 (第2/2页)
问萧大人此来有何贵干?萧辰将自己带来的名单拍在桌上,找你们吏部还能干啥啊?要官儿呗,我着急昂,你任命文书赶紧给我,我回去就得带着。
“萧大人,你也未免太过性急了吧?再说昨天不是都说好了,你燕云郡各级官员的任命,还需咱们吏部文选,考功之后才能定夺的,你这个名单就权且留下,待我们商议研究之后再谈也不迟。”徐海明表示一切都要公事公办。
“你徐大人不着急,我可着急着呢,我手下人盼你吏部这么一纸公文盼的眼睛里都要渗出血来!没有这个正式任命,他们做事也都是心不在焉……这样吧,你先把刘琮述,文成旭,还有那几十个知县的任命文书给我,其他的再议。”
萧辰这其实也是公事公办,他是真的很着急。
这份名单上的人都是陈继胜,叶白卿,刘琮述他们层层遴选出来的,个个都是精明能干的一流人才,这些人将来就是燕云郡的中流砥柱!
但他们几乎全都不是各州县的主官,有的是通判,有的是经历,有的是县丞,有的是典史,有的是主簿,有的是巡检,还有的只是户房师爷,幕僚书办……
这里面进士出身的只有一多半,还有几个举人,剩下的统统都是秀才!
萧辰倒也没有作假隐瞒,将他们的资历开的特别详尽,他主要是看各人的办事能力,可也根本不在乎什么出身资历。
这就叫不拘一格用人才。
其实历朝历代进士为官本来就是一种弊病,因为你读书读的好,并不代表你的处理事务的能力强。
这根本就特么的是两回事儿。
进士也有英才,比如陈继胜,叶白卿,王安邦,陈文启……
但大多数都是庸才。
之前的进士在做官之前,还需要通过吏部的‘释褐试’,释褐试是要考察进士的体貌、言辞、书法还有判案等等的能力,只有合格了才能脱去白衣穿上官服正式到各部地方任职。
比如唐代大家韩愈虽然考中了进士,但连续三年参加吏部的‘释褐试’都没有通过。直到第四次参加考试才通过铨选,正式为官。
可是现在吏部的‘释褐试’早就取消了,代之以所谓的什么‘文选’‘考功’说白了就是走个形式,或者借着这个形式来排除异己,安排自己人。
当然这也是目前大周的大环境所导致的,因为现在大周刚刚建立没几年,各地官员都极为缺乏,所以在用人制度上,存在的缺陷更多。
比如一个进士及第的家伙,直接就摇身一变成了知县,要署理一个县的事务了,话说他懂个屁啊?
还得要依靠手下人帮衬才行,比如现在几乎每个官员身边都有几个幕僚西宾,书吏师爷,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他们其实才是真正的管理者,甚至决策者!
主官就是个傀儡,若是有幸能够得到像文成旭那样清正能干的书吏还好,若是碰到几个坏心的,那结果就也可想而知了。
总之这里面的弊病是一言难尽。
萧辰陈继胜他们对此甚为痛恨,所以才会大刀阔斧的在燕云郡进行官制改革,并且决定坚定的做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