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海底寻矿藏奥秘 (第1/2页)
梦弟呢,又进入了梦乡,这回,他被机器人白骨精抓住,机器人白骨精说:“梦弟,我想让你成为锰结核。”梦弟吓得惊叫起来,刘傻子摸了梦弟的头,梦弟立即惊醒。
刘傻子说,有的锰结核锰含量达到55%,除锰以外还含有铁、镍、铜、钴、钛等20多种金属元素,含量都很高。锰结核所富含的金属,广泛地应用于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如金属锰可用于制造锰钢,极为坚硬,能抗冲击、耐磨损,大量用于制造坦克、钢轨、粉碎机等。
锰结核所含的铁是炼钢的主要原料,所含的金属镍可用于制造不锈钢,所含的金属钴可用来制造特种钢,所含的金属铜大量用于制造电线。锰结核所含的金属钛,密度小、强度高、硬度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有“空间金属”的美称。
海洋爷爷高敏说,1978年,某国采矿船用抽吸式和气动提升式采集锰结核获得成功。某国已用20万吨级的采矿船,用自动控制的设备采集南太平洋底的锰结核。
科学博士说:“1872~1876年,某国的一艘叫“挑战者”号的三桅帆船,在海上进行了长达3年多的考察,这次考察收获不小,队员们带回了一些黑不溜秋的像瘤子一样的东西,是从不同地区的海底捞上来的,开始谁也不知道是什么,后来就拿到化验室去分析,结果,
发现这种像瘤子一样的玩意儿的主要成分是锰,于是,有人就把这种黑玩意儿叫“锰矿瘤”,因为它又像患结核病人的结核,所以后来都叫锰结核或金属结核。”
计算机姐姐说:“后来,米国的海洋学家听到英国考察队的收获后,也派人在太平洋海底寻找这种矿物,一次,在夏威夷附近的海底发现了一块重达57千克的锰结核。更巧的一次是海洋学会的一条水下电缆发生故障,在修理电缆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个更大的锰结
核,有136千克重。可惜的是,这些人嫌它太重,只给它描绘了一张图,就又把它丢进了海里,结果一个极好的锰结核标本没能进入海洋博物馆。”
海洋爷爷说:“不久,苏联的维特亚兹考察队在印度洋海底也发现了含铁和锰的铁锰结核。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人们对深海里的这些东西并没有很大兴趣,一是陆地上的锰和铁并不感到缺乏,二是深海锰结核要到海底捞,挺费事,不合算。”
科学博士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上生产的锰钢越来越多,锰这类金属(还有铜、镍、钴等)就愈来愈缺乏。于是,人们就想起了海底的这些宝贝。尤其是美国、法国、德国、苏联、日本、新西兰、印度等国对深海锰结核开展了大量的勘察工作,都想从海底把这些金属矿弄出来。要知道,有些锰结核中的锰含量高达55%,铁含量达27%。有些锰结核中的二氧化锰含量竟达98%,甚至可以不进行什么处理就能直接用来生产一种蓄电池。”
20世纪初,美国海洋调查船“信天翁号”在太平洋东部的许多地方采到了锰结核,并且得出初步的估计报告说:太平洋底存在锰结核的地方,其面积比美国的面积都大。
尽管如此,在那时也没有引起人们多大的重视。1959年,长期从事锰结核研究的美国科学家约翰·梅罗,发表了他的关于锰结核商业性开发可行性的研究报告,引起许多国家政府和冶金企业的重视。此后,对于锰结核资源的调查、勘探大规模展开。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大洋锰结核调查。1978年,“向阳红05号”海洋调查船,在太平洋4000米水深海底——
首次捞获锰结核。此后,从事大洋锰结核勘探的中国海洋调查船,还有“向阳红16号”“向阳红09号”“海洋04号”“大洋一号”等。经多年调查勘探,在夏威夷西南,北纬7度至13度,西经138度至157度的太平洋中部海区,探明一块可采储量为20亿吨的富矿区。
海洋爷爷说:“1991年3月,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正式批准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的申请,从而使中国得到15万平方千米的大洋锰结核矿产资源开发区。”
计算机姐姐说:“2013年7月3日,正在进行首次试验性应用航行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南海区域下潜,并在海底发现大面积铁锰结核。‘蛟龙号’带回了8块铁锰结核,其中5块比鸡蛋略大,另外3块则比成人拳头还大,表层都呈黑色。在铁锰结核样品中,有一块被潜水器机械手夹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